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00小说网 www.linglingxsw.com,最快更新重生之投资之王最新章节!

    熊晓歌反问张晨:“你加入IdG也已经两三个月了,你发现IdG和其他风投公司,比如红杉,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?”

    张晨还真没总结和考虑过这方面,前世也只是听说过几个大佬名字而已,只知道这些都是搞风投的,IdG还有情报贩子的业务,这些风投之间的具体差异,还真没研究过。

    熊晓歌耐心解释道:“任何一家公司,都有自己的风格,dG很少做中长线,一般来说,投资的项目,一到三年,必定斩获退出,不会恋战,这和麦戈文的性格非常像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张晨突然想起来,IdG曾经是第一个投资藤迅的风投公司,99年就给藤迅投了110万美元,占了藤迅20%的股份,但没多久,当藤迅获得软银注资估值达到6000万美元的时候,IdG就选择了退出获利。

    此后,这个案例被投资界反复拿出来嘲笑和总结,这次获利颇丰的投资行为,却被外界看成IdG最失败的一次投资选择。

    熊晓歌继续道:“麦戈文是搞媒体出版和咨询服务的,因此对风险的控制,远比其他风投公司要谨慎的多。再加上风投只是IdG资本项下很不起眼的一块业务。”

    “IdG最大的优势是什么?是资金吗?不是。dG在数据分析和信息整理业务上的优势,能带给IdG风投业务巨大的先发优势,让IdG比其他风投公司更能从数据上直观的判断出哪个行业、哪家公司更值得投资,这是其他Vc所不具备的。从这一点上说,IdGVc实际上只是IdG数据和信息业务的副产品,为了不浪费自己的信息优势而创建的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IdG通常来说,只做种子轮和A轮的投资业务,很少碰b轮及b轮以后的投资项目,除非在A轮,这个项目已经证明了自己有非凡的潜力和盈利能力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,IdG也很少会做出超大额的投资行为,更多的都是几十万美金甚至几万美金的小规模投资,超过百万的,IdG都会慎之又慎。”

    “之前你对思达康2300万美金的投资,如果不是用Icq的股权做出担保,只是说让IdG去投,麦戈文肯定不会同意。所以到最后,你这个项目是以IdG给火种源融资对赌的方式进行的。现在你想拉上麦戈文一起,向思达康至少投一亿美金,这种业务,十有八九老麦不会同意。”

    熊晓歌并非危言耸听,以麦戈文的性格来说,宁可少赚,也不能大赔。这也是为什么IdG落户国内接近五年,却仍旧颗粒无收的一个原因。

    很多项目,在看到收益之前,IdG就选择退出了呀。

    在历史上,IdG也是在98年前后调整了投资策略,2000年才实现了的盈利。而后来的互联网泡沫,让IdG有了抄底的机会,这才在国内真正落地生根。

    但张晨并不这么看,上面这些都是熊晓歌自己对麦戈文的分析。

    熊晓歌的确对麦戈文非常了解,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了解,让熊晓歌在很多项目的投资上束手束脚。

    麦戈文可以说是熊晓歌的恩师,和熊晓歌的私人关系非常好。但如果他对熊晓歌在华夏的表现满意,也不会另外又找来张晨做IdG华夏的合伙人了。

    麦戈文也曾经想要投资Icq,只不过被红杉捷足先登了而已。如果麦戈文真的像熊晓歌说的这样,他又怎么会对Icq两千万的融资感兴趣?

    说白了,还是熊晓歌自己的心魔作祟。他自认为对麦戈文太了解、太想获得麦戈文的认可。于是他用麦戈文在美投资的部分逻辑在国内投资,不赔才怪。

   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人都看好藤迅的时候,熊晓歌却选择了获利推出,分两次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,将持有的20%藤迅股权都卖给了mIh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麦戈文做的决定,尤其在第二次卖出藤迅7.2%的股权的时候,熊晓歌已经获得了IdG华夏全部的控制权,这次卖出决定完全是熊晓歌自己做的决定。
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